6月15日,东莞市2023年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座谈会举行,强调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受援地所需,尽东莞所能,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了省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精神,总结我市援藏、援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2023年工作设想;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塘厦镇、清溪镇分别介绍了援藏援疆的经验做法。
会议肯定了我市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援藏援疆工作责任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着力抓好民生支援、产业支援和智力支援,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强化协同配合,压实工作责任,全面保障对口支援工作落地落实,坚决完成好党中央和省委交给东莞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市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市援藏援疆干部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会议。
延伸阅读
我市高质量快速推进援藏援疆项目建设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携手推进共同富裕
推进6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进大柏树景区提质扩容项目、现代农业观光园等援藏项目全面完工;加快推动畜牧业养殖、连队群众住房改造、林下养殖经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援疆项目建设……
座谈会上,我市援藏、援疆工作组汇报了工作成效,并提出2023年工作设想。2023年,我市着力抓好民生支援、产业支援和智力支援,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携手推进共同富裕。
一、拟设立西藏首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援藏项目建设是援藏任务的重心之一。“十四五”规划内,我市援藏项目29个,投资预算共2.624亿元,计划外援藏项目1个,投资3000万元,其中第十批需要落实的项目有27个,在建项目9个。
2022年,东莞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超额完成3250万元的年度投资任务,大柏树景区提质扩容工程高质量快速推进,米瑞乡小学项目(一期)9月开学前交付,农业观光产业示范基地本月验收。
市援藏工作组组长陈健华表示,将高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争取年内完成3个村以上建设,不断提升和改善巴宜区村庄道路、排污及垃圾处理设施、人居环境。
2023年,援藏工作组将大力支持林芝市巴宜区生态旅游、特色农牧、农业观光等产业发展壮大,提升产业效益。充分挖掘高原农牧业物产丰富、虫害较少、绿色生态等优势,打造高原“绿色生态预制菜”等农产品深加工。
同时,以巴宜区人民医院为基地,打造“基层医疗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一批基层医疗配套服务人才,带动社区及基层医护服务水平提升。设立自治区首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谋划与中国水利水电等龙头央企定向开展水电、机械等技工人才培训,拓宽本地藏族人民就业渠道。
二、近九成2023年援疆项目开工
广东援疆驻三师工作队队长曲洪淇介绍,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先后投入援疆资金22.48亿元,实施援疆项目229个,实现开工率、资金拨付率和竣工率三个百分百。围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协助受援地引进了广东产业援疆项目19个,累计投资112亿元,实现产值135亿元。
目前,我省第十批援疆工作开局良好。2023年度62个援疆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已经开工56个项目,开工率达89.29%;已拨付资金为35288万元,拨付率50.92%。
围绕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援疆工作队精准抓好产业援建,系统谋划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立足受援地丰富自然资源与东莞实际需求,加强重点产业合作。2023年,将继续发挥援疆资源优势,围绕三师图市成形的纺织产业和光伏产业链条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我市还着力推进“组团式”教育援疆和医疗卫生援疆,在援疆教师较为集中的学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着重推进图市总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等工作,传帮带提升师市医疗技术水平。支持团场连队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就业辅导等纳入服务内容,与思想教育、社区服务等紧密结合、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