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以下简称东莞地铁2号线三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全面吹响东莞2022年重大项目落地攻坚行动的冲锋号,掀起三季度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新热潮。
按计划,今年8月-12月,全市将新开工重大项目140个,总投资突破1300亿元。如此一来,东莞今年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数量有望达230个之多,创下历史新高。
8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正式发布,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总定位目标。
一个接一个利好消息接踵而来,为东莞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力。在这些利好消息落地的背后,东莞市发改局上百名党员“攻城拔寨,勇当先锋”,主动奔赴项目前线,围绕重大项目存在的困难接单冲锋,主动协调相关部门研究问题,打通堵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攻坚,在全市抓经济稳增长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接单冲锋
党员接单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攻坚
东莞深燃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高埗电厂燃气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是一个总投资达12亿元的市重大项目。因历史预留问题,需调整蓝线(河道工程的保护范围控制线)、调整控规、变更用地证等,影响后续手续推进,造成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建设。
规划调整确实需要时间,重大项目开工迫在眉睫,作为这个项目的“接单”党员,局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叶志强跟企业一样着急。
规划调整卡在哪个环节?后续要办的电力行业的监管手续能不能提前办?为解决这些跨部门、政策边缘的难点堵点的问题,叶志强多次牵头“小围合”协商,深入研究项目情况,具体剖析项目问题,能当场拍板的,当场解决,超过部门职权的问题,及时报请市领导协调。在这样一场场“小围合”协商中,为项目、为企业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叶志强再一次来到高埗时,底气十足,因为他已经为项目带来了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协调加快规划调整手续的同时,同步办理电力行业监管手续。
这样一来,大大加快了整个项目的进程,缩短了项目的审批时间。今年8月,原本今年底方可动工的项目已经顺利破土动工。
关键词:群策群力
百名党员对点联系百个重大项目
这仅仅是东莞市发改局“攻城拔寨,勇当先锋”党员服务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局机关党委印发党员服务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活动方案,全局11个党支部142名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分别对点联系一个重大项目,发挥发改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靠前到重大项目现场做好政策解读,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研究问题解决办法,用心用情做好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如广东领益智能智造科技项目,是投资22亿元的省重大项目,为支持项目尽早完善用地手续,局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多方沟通协调,推动多个审批事项容缺审查、并联办理,在用地完成报批后仅三个工作日即挂网招拍挂,为项目落地至少节省一个半月以上的时间,充分展现“东莞速度”。
关键词:担当作为
党员迎难而上服务中心大局
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城市,在全省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2022年8月29日,省委省政府公布了《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给东莞送来的政策大礼包,让社会各界为之振奋。
局机关第五党支部书记冯淑敏直言,在接到协助起草这份纲领性文件之初,他们内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这份文件一旦发布将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政策红利;忐忑的是要完成这样一份文件绝非易事。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冯淑敏带领第五支部党员主动担当、迎难而上,统筹组织全市各单位配合省做好文件起草工作。他们敢于谋划,把全局党员力量凝聚在一起,迅速聚焦“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组织开展深调研活动,在深入把握东莞的基础禀赋和城市特点、充分考虑东莞迈入万亿级城市的新形势下,谋划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举措和政策支撑,并向省多轮沟通汇报,成功争取省赋予东莞围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建设前沿科技创新高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宜居宜业高品质现代化都市等四大战略定位。
在研究相关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他们紧密结合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最新精神,大胆解放思想,研判发展梗阻深层次问题,创新提出契合实际需要的政策改革方向,统筹各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改革创新举措,多次提请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最终,顺利推动改革举措转化为25项极具含金量的政策创新诉求纳入省文件,量身定制好政策组合拳。